如果有一天,你被母亲情感绑架了,记住这句话,你就赢了

文|小雯

不知道你有没有这种感受:

妈妈一句“我全是为了你”,你瞬间就噤声了;

她一句“你不懂我”,你就忍不住自责;

她在你生活最狼狈的时候哭着打来电话,说她好孤单、很难熬,你明明快要崩溃了,却还是撑着安慰她。

这一切都让你越来越清楚一个真相:

你早就不是“孩子”,而是她的情绪避风港,是她婚姻的补丁、生活的替罪羊。

有一种深不见底的情感控制,叫做“母亲的情绪绑架”。

你被一句句“我是你妈”堵住了嘴,被一句句“我全靠你”牵住了心。

但如果有一天,你终于受够了这种“爱的勒索”,请你一定记住这句话:

“我是我自己,我不是谁的解药,就算她是我的妈妈,我也不必成为她的傀儡!”

你要知道,你不是来拯救她的,你是来成全你自己的。

一、她说“都是为了你”,你却从来没被问过:你要什么?

“你现在就不管我了?”

“你长大了就翻脸?”

“我都是为你好啊。”

听上去像爱,实际上是负罪感的炸弹。每次她这么说,你就觉得自己不孝、不懂事、太冷血。

可是她说“为你”,真的了解你吗?

她反对你搬出去,是怕你自由;

她否定你找的工作,是怕你走远;

她挑剔你的恋人,是怕你脱离她的控制。

她说“我什么都给你了”,你却发现你失去了做自己的权利。

作为母亲的人,她可能没有文化,她不知道,这是“投射性认同”——她把自己的牺牲、委屈和未完成的情绪,都投射在你身上,并希望你接纳、认同,甚至替她实现她未能完成的人生。

但你不是她的情绪疏导师,更不是她生活失败的“赎罪券”。

她的症状会有如下表现:

她为你安排一切,却从不征求你的意见;

她喜欢以“牺牲者”姿态出现,让你觉得亏欠她;

她把自己对生活的不满,变成你肩上的包袱。

梅娘提供的解决办法如下:

面对她的“为你好”,不要急着反驳,而是学会“温柔拆弹”:“妈,我知道你是为我好,但这件事我想自己试试。”

画出情感边界:你可以说:“我想听你的建议,但决定权还是在我这里。”

坚定立场,但不激怒她。她不是敌人,只是没有界限意识。

你要记住:她的“为你好”里,如果没有你的需求和感受,那不是爱,是控制。

二、她说“你最懂我”,你却从未被真正理解过

共生型母女最大的错觉是“亲密”。

你们睡一张床,她叫你“小棉袄”,你习惯她事无巨细地管你,哪怕你已经三十岁。

可你有没有发现,你是她的树洞,却没办法跟她说心里话。

你怀孕时她在和你吵架,你难过时她让你别矫情,你努力工作,她却说“结婚才是正事”。

这是典型的“情感共生”关系,妈妈把你当成她情绪的延伸体。她的喜怒哀乐全都与你相关,却又不给你表达的机会。

她的症状表现如下:

你习惯隐忍,因为怕她失望;

你很难真正独立,总感觉她需要你;

她一有情绪波动,你就焦虑,赶紧去“修复”。

梅娘给你的解决办法如下:

降低共情反应:她哭,不等于你要跟着崩溃;她不开心,不等于你要去负责她的情绪。

建立心理分离:你要意识到:“我是我,她是她”,不要再去承担她情绪的“后果”。

练习“暂停回应”:当她说出情绪绑架的话,比如“你现在结婚就不要妈妈了”,你可以暂时不回应,而是冷静地说:“我想一下再回复你。”

你要记住:真正的亲密,是彼此理解,而不是单方面消耗。她可以很爱你,但她也必须尊重你是一个“独立的人”。

三、你一直“懂事”,却从没活得像个孩子

你有没有这样的习惯:

饭局上主动夹菜、帮忙收拾,因为“不想让人不高兴”;

工作里明明很累,却总说“没事我来”,因为“不想麻烦别人”;

情绪再低落,也不敢说出口,因为“别人才更需要安慰”。

你以为这叫善良,叫成熟,叫懂事——

其实这是一种自我牺牲型人格。

而这种人格,往往来自于童年时“被迫成熟”。

妈妈在你五岁时说“你要听话,妈妈才不会哭”;

你十岁时懂事地不吵不闹,只因妈妈那天心情不好;

你十五岁时替妈妈说服爸爸不要离婚;

你的人生,从来没有机会“当个孩子”。

你被“功能化”了,成了家庭系统里的“平衡者”和“修复者”。这是一种角色错乱

你在原生家庭中承担了超出年龄的责任,最终演变为在亲密关系中的“讨好型人格”。

你的症状表现如下:

你很难说“不”;

你习惯压抑自己的感受;

你觉得只有牺牲自己,别人才会喜欢你。

梅娘给你的解决办法如下:

学会“先问自己”:我喜不喜欢?我愿不愿意?我想不想做?

对内重建自我价值感:你不需要“做到最好”才能被爱。

对外设定底线:你有权利说“不”,有权利不解释。

你要记住:你不需要一直“懂事”。你已经长大,可以成为那个先照顾自己、然后再决定要不要照顾别人的人。

四、梅娘说

有多少女儿,在母亲的一句句“我为你付出了这么多”中,把自己的人生活成了一种还债。

她们觉得,妈妈辛苦一辈子,自己再难也得撑着。

她们觉得,妈妈那么孤独,我不陪着她就是不孝。

她们觉得,妈妈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,我必须听话。

但亲爱的:

你的出生,是她的选择;

你的自由,是你天生的权利;

你对她的爱,不该用整个人生来交换。

你不是她的心理医生,不是她的丈夫,不是她的人生解药。

你只是她的女儿。

她应该疼你、理解你、祝福你;

你也该独立、呼吸、为自己活。

别让“妈妈”两个字,变成你人生里沉甸甸的枷锁。

请你永远记住:

如果有一天,你被母亲情感绑架了,记住这句话——我不是她的解药,你就赢了。

发布于:江苏

免责声明:

1、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,主要用于个人学习、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;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,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;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,风险自负。